返回主页
道教手印与密教(东密)手印意义上的比较
来源: | 风水师宋晓涛pro30d4f629 | 发布时间: 2019-01-02 | 6255 次浏览 | 分享到:
道教手印与密教(东密)手印意义上的比较



作者:彻威 

    日常生活里,用双手或单手做出一些手势,以达到通讯的目的,很多时也以手势加强说话的内容。如果以弱听人士来说,手势可以说是沟通的主要方式。

    宗教上来说,手势可以说是很主要的表达其宗教内容。我们在宗教场所所见到的佛像、神像等,基乎都有手势上的表达。一般来说,都是以该像的衣着外形,面容、坐姿、手势等去认知该像是那一位神祇或佛菩萨。从该像的手势可以说是表现该神祇或佛菩萨的特色、标帜,让人一见就知。以道教或佛教来说,该种手势就称为「手印」。
宗教仪式上,手印即成为仪式的主要内容。除了不同神祇的标帜外,手印还表达了众多的意义。不同的意义有不同的手印,与仪式内的其他部份融合为一体,去体现该宗教的内涵。
    手印的存在以及运用,以道教及佛教来说,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甚至是远古一直传下来的事物。可见得人类双手的运用,除了生活上行住坐卧之外,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本文就佛教密宗(东密)与道教的手印作一个简介。由于密教及道教的规范以及戒律,手印是秘密的行法,不能随便传授,或单独表现,也不能向未入教的人演示,所以本文内容及图片,只作简介式的示意,读者也不能就此作为学习的对照。


道教的手印
中国道教在宗教仪注中,形成一系列特有的道术。内容有念咒及手印,可说是道术的有形部份。有人认为几千年前,原始人创造的手势语言符号,经过长期演变,由道教转变成有特殊思想的手印。道教的手印,在教徒中秘密传授和运用,独具宗教思想义蕴,只有道教人士才可深刻了解。每个手印有着特定思想内涵,并有故定名称。不同的手印只在规定的场合使用,有与特定的神灵通讯息的意义。 
  

    道教文化部份是早期巫文化的延续。手印的形成与运用,亦与巫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巫觋的「手舞足蹈」,就是在「巫音」的配合下,用手、臂及足、腿的舞蹈动作来宣示巫仪的内容的。手势语言符号,各个原始民族都有。起初,只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递讯息的一种简单方式,并不具备宗教意义或内涵,也缺乏规范,和道教的手印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道藏》中对道教手印的记载很少,且没有图片说明,民间流传的《百诀图》与道教的手印并非同一回事。在《藏外道书》中收录的「广成仪制」中的《青玄济炼铁罐施食全集》,才开始有道教手印图片的记载。然而,道教手印的传授,向来都是封闭式的口传心授,一般不对外宣传,所以教外人对道教手印了解不多。

    早期道教手印又称「诀」,表明它显示祖师秘传的口诀。《道法会元‧明光枢要》指出:「祖师必传诀目。通幽洞微,召神御鬼。要在于握诀。默运虚元,因目之为诀也。」这段话透露了三点讯息,表明手印或诀的意义和作用。一是「召神」,手印是向神灵表示至诚的方式;二是「御鬼」,手印有着镇伏妖邪的威力;三是「载道」,道士借手印显示自己「通幽洞微」, 「默运虚元」,修炼得道的神通。

    当设坛作法事时,法师首先气沉丹田,精神专一,也就是「神合其气,气合体真」,虚极静笃之境界,人之精神与天地之灵气合成一体,方可以发挥不可思议的法力及妙用。在道教中,正一、上清、灵宝、净明、神霄等道派,在斋醮祭祀、符箓道法各种仪礼中广泛运用;主张炼养成仙的全真道,亦有运用,金丹派南宗用得更多。道教以手印作为特殊方式显示道教思想和修道者之内心世界,是很有特色的中国道教文化。

    道术,是道教的宗教行为手段,「道」与「术」从来是紧密结合的,二者相得益彰。《云笈七签》云:「道者,虚无之至真也;术者,变化之玄技也。道无形,因术以济人;人有灵,因修而合道。」画符念咒,是道教的法事活动,诵经礼忏,斋醮仪式中,均以术为演道的必要环节。道因术而显,术因道而灵。手印是道教斋醮仪式、诵经礼忏过程所必需,渗透于道术之中,一般不孤立发挥作用。手印与咒往往联合使用,但咒的意义不同。《法海遗珠》云:「咒者上天之秘语也。群真万灵,随咒呼召,随气上下。」咒也称「祝」。《太平经》云:「天上有常神圣要语,时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应气而往来也。人民得之,谓为神祝也。」可见得咒与手印配合使用,发挥特殊的宗教效果。

    其次,手印亦会与法器一齐结合使用。道教在斋醮法事中,常用的法器有剑、镜、印等主要法器,与符箓结合施法。在动用法器的时候,离不开一定的手印。道士在接剑、净剑、捧剑登坛时,都各有手印。而用镜、印时亦同时用「诀」。这就是演炼道术时整体的表现。

    再者,手印与太极图、八卦也互相配合。手印沿自中国上古巫史文化,《周易》亦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道术亦出自巫史文化,故手印与八卦有着密切关系。手的指纹,亦用八卦命名。例如手印中的震卯印、离午印、兑酉印、坎子印、干亥印、太极印、二仪印等,其命均名来自《周易》。

    另外,手印与存想结合。存想或存神,也是一种道术。施行手印,道士当存想,有特殊的效用。如《本师诀》要求:「两手大指掐第二指根,存见本师。」《干亥印》要点:「左手掐干亥纹,右手持令。天目存『靁』(彻威按:此字并非原字,只是示意)字。」足见道教手印需用咒语、法器、八卦、存想综合运用,统一发挥效验。道术可通灵,手印就是道士们行法时的一种可操作的方术,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神圣载体。

    在繁多的道教手印中,略加分类,以其效用及基本用途可分为五大类:

    一、宗教仪礼必需的手印
    二、召请神灵的手印
    三、降伏妖魔鬼怪的手印
    四、祈求神灵为民赐福的手印
    五、导引信众修炼得道的手印


    手印分类,其实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每一个手印亦并非只有单一的用途,往往具有综合效验。因手印与咒语、符箓、法器、文表、经忏是统一的。不难发现,道教手印文化具有一些特点,与其它文化有所区别。


    首先,突出的超象性,道教手印本身是一种形象,是一种讯息的载体。特别是手印的形象,不同于日常的物象。手印所透露的是道士们对神灵世界的独到感悟,与人的现实世界生活大不一样。尽管宗教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种折射,但比现实世界更玄妙、更神秘。手印的超象性,正是这种宗教世界的神秘性的一种反映。


    第二,奇特的虚拟性。手印由巫术发展,蜕化而来,有其极大的虚拟本质。为了强化宗教意识,并能令人喜闻乐见,于是虚拟动物,如龙头、青牛、白鹤、白虎等,也虚拟植物如莲花、双剑、三山、北斗等。借用人们常见、习闻形象,强化人们的宗教意识,丰富超象性,增强神秘性。


    第三,普遍的并协性。手印一般不以单一的手势结构发挥独立效验,往往是联同其它道术和传道活动如祝咒、符箓、念经、拜忏、化表、挥剑、行印、步罡、噀水、撒米等发挥综合效应。


    维系手印的基本道教思想,是万物有灵的理念和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神有意志,有目的,有善恶感应;神灵能同情人的苦难,关心人的幸福,因人的行为善恶而施予相应的报应。手印乃神灵所传,专以神通,有诚则灵,有求必应。这是道教施行一切道术的基本信念,手印亦无例外。


    有关道教的手印,内容当然不止上述,但主要都是以道教作为宗教去表现。而特定手印就是要表示道教的思想内容,由来极为幽远,其宗教上的规约即是结手印的要素。


      


        道教手印




密教(东密)的手印 密教由印度的善无畏三藏与金刚智三藏两位大士于公元八世纪传到中国,当时是中国的唐朝。密教在中国流传了不到一百年,其间由日本僧人空海和尚(弘法大师)传到日本,一直传承至今。但事实上密教的发展过程可要追溯到公元六世纪左右,当时印度的大乘佛教开始「密化」。密教的发展大概可以分开三个时期。一、初期阶段,即是古密教或「杂部密教」大约是公元四至五世纪。二、中期阶段,即是纯粹瑜伽密教或「正纯密教」大约是公元六至七世纪。三、晚期阶段,即是由密教分化产生的「金刚乘」或「时轮教」时期大约是公元八世纪之后。本文所讨论的「手印」是以中期阶段的「正纯密教」,或称「瑜伽密」,之后传到日本又称「东密」,为背景。


  

    密教最大的特色是「即身成佛」思想。佛教其它教派都认为成佛是一件要经过相当长时间修行的事,一般都说要经过三「大阿增只劫」。「大阿增只」是多至不能计算的意思,「劫」是计算时间的单位。大底一劫等于宇宙一次「成、住、坏、空」的时期。所以「三大阿增只劫」是指无量长的时间。但密教提出只要依着密教修行的方法,于人在世的此一生,可以就这个色(物质)身而成佛,称「即身成佛」。这个说法基本上与其它佛教教教派有很主要的分别。


    密教「即身成佛」的理据是认为一个人本来就是佛,觉知个人自己内心,本具成佛的必然性,只要「如实知自心」,即可还我本然,成为佛「觉者」 。惟是要达到这个境地,必需由密教的教义而知本有具足之理,对于宇宙人生真义的自觉充份实践,以达圆满之地,加上修持上的「三密加持」而达佛果。


    「三密加持」是密教独有的修持方式。密教认为人日常的生活,乃至到生命本身,都不出身、口、意的活动。身、是指行为活动。口、是指语言活动。意、是指思想活动。如是者身、口、意在没有觉性的活动之中,就叫身业、口业、意业,或身、口、意三业。三业(没有觉性的活动做成的因果力量)就是轮回的因,要摆脱轮回成佛,就要将身、口、意三业转为身、口、意「三密」。由修「三密加持」而成佛的就叫「加持成佛」。具体而言,「三密」就是「手结印契」为「身密」,「口诵真言」为「口密」,「心住三摩地(定境)或心住佛的境界」为「意密」。如此就将身、口、意三业统一而显现本有的「觉性」成为「三密」,与佛菩萨的身、口、意相应,达到互为加持,而得不可思议的悉地(成就)。所以密教认为「三密具足」,是成佛的主要条件。


    依此之故,密教的手印实在是「三密」之中的身密,又称为「印、印相、契印或印契」,梵语是「母陀罗」。但事实上佛教使用手印的根据可以追溯到公元第一世纪左右,即是释迦佛在世之后五百年左右。当时开始建造佛像,大底都是以释迦牟尼的尊像为主,而特别的是这些尊像的手势。例如坐像是以佛入定的姿势为主,双手叠于身前为「定印」。站立的尊像则右手伸出手掌向前为「施无畏印」,左手垂下手掌向前即为「与愿印」,而双手合掌也是手印,亦有坐像右手垂下指尖着地的「降魔印」等。发展得较早的「阿弥陀佛」则有「九品往生印」。如此,不同的佛菩萨就有不同的手印。亦可以见得印度古文化里面的神祇也有不同的手势,虽然它们的意义有所不同,但也可见手印文化发展自相当久远的年代。印度文化发展自公元前七百至一千年的「吠陀经」,一般称为「吠陀文化」。


    密教的根本经典《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日经)‧密印品》云:「……说如来身密之印,(佛)次告金刚手,有印名如来庄严,具同法界标帜,一切佛以此为庄严故,得成如来法界之身,若有众生行此法者,以印加持故,亦同如来法界身也。此印者即是法界之标帜。以此印故标示法界之体即名法界幢也。」可以见得,「印」是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而手印是「即身成佛」重要的行法,是法界的标帜,对一切密教行者进入成佛的境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密教另一本根本经典《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经)》将印的意义作更广泛的表达。一切佛的真言、佛的标帜、佛身与及佛的手印,都属于这个范畴。《金刚顶经》将「印」分为四大类:


    「大印」即本尊身(本尊是密教行者个人所依止的佛菩萨),包括其形相、特征、种子字(种子字是每一个佛或菩萨以一个梵文字来代表)。
    「三昧耶印」即代表象征物(例如观音的莲花)、法器等的手印。
    「事业印」即代表本尊本誓事业的手印。
    「法印」即本尊真言或俗称咒语。


    这可见得手印不是独立运用的行法,而是「三密加持」统一的修法。


    从实际行法方面说,结手印主要是双手手指作指定动作做出不同的形态。又需从「印母」开始,所谓「印母」是有十二种合掌与六种拳,是开始结手印时的基本手印。每个手指又有固定的名称。例如右掌名「慧」,左掌名「智」。由小指开始至大指依次是名「地、水、火、风、空」。密教经典上行法的仪轨中描述手印就是根据这些名称。例如「披甲护身印」是「二手内缚(印母拳)二火立合,二风钩二火后不着,二空相柱押二水。」又例如「如意轮观音心中心印」是「二手外缚(印母拳)立合二风蹙中节如宝形,二空并立,二水立合,二地以右押左相交。」行者根据这些描述就可以作出正确的手印,如此可以结出无量的手印。再者,手印可以配合法器如念珠、金刚杵、香案(炉)、供杯等一齐运作修法。


    至于作用方面,基本上有:


    一、洁净,以手印清净供品、法具、甚至地方。
    二、加持,以手印加持人、供品、法具等。
    三、礼拜,以手印作礼。
    四、供养,以手印将供品献上诸佛。
    五、结护或结界,以手印除去内外魇障之法。
    六、钩召或迎请、拨遣或遣送,以手印迎请或遣送本尊。


    最基本的行法有十八道建立法式,又叫「十八契印」,「十八道仪轨」。其内容结合十八个仪轨次第,全都是以手印、真言、观想(三密加持)三种事相,加上不同法器,成立修行程式。


    如此,种种手印的运用,就是表现密教独特精神内容之象征。所以行者如能彻明手印的意义,及把握了标帜内容,即能直参密教的神秘体验。如果不知手印旨趣,则如入宝山空手回一样,得不到密教的真谛。


    密教对于传授密法方面有极其严格的规定。未入坛「灌顶」者不可以擅自学密法,就算已经接受「灌顶」的行者,未得其「上师」亲授的密法,也不可以擅自修习,否则犯「越三昧耶罪」。所以一般未获「灌顶」的信众,是不能依照经上的描述去学,就算是学了修法也不能相应。密教行者在公众场合作法时,例如为亡者作法事,所结手印是不可以让其它人见到,应该将双手用「海青(法衣)」的大袖盖着,然后结印,是不可以公开演示的。




      密教手印结语 总的来说,道教的手印与密教的手印都是它们修行的元素,也是修持的内容。两种手印在形式上没有很大的分别,都是以单手或双手的互相交叠,用手指作出种种形态,再配合真言咒语、法器、观想或存想,以达到与灵界、法界沟通的目的。在道教而言,达到与灵界沟通是手印常用的目的。密教来说,手印是「三密加持」之「身密」,配合「口密」与「意密」可以达到「即身成佛」的理想,而手印的「身密」不会与其它两种分开,否则是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的。至于道教行法与密教行法,使用手印几乎是同一式样,当然所结的手印不一样,但意义及作用上是相当接近的。




    密教与道教一样,手印是本教的秘密,不会随便公开,亦不可以除便传授,演示,有着极其神秘的宗教色彩。教义上密教与道教有着异同。密教是佛教一支,固然是以成佛为最高目的。道教则以达至人神合一为最高理念。就社会性而言,道教的为民祈福、导引信众,与密教的大乘思想——普渡众生,可以说是为善社会的一个共同点。尽管形式上有很多不同。就其仪礼、经教、修行、行法,甚至密教的佛菩萨与道教的神灵神仙有很大的不同。在以一双人类的手去做出种种手印以达成种种类似的宗教目的,可以说是没有分别。这是一个极其有趣的共同点。而且手印的来源,都可以追溯到个别的上古文化。道教可以追溯到的中国的巫觋文化时期,而密教也可以追溯到印度的「吠陀文化」上古时期。两个宗教与两个古文化有着如此相同的特质,确是有着研究的价值。


    亦可以见得,从宗教的神秘性来看,手的活动是可以代表一种抽象的宗教意念。亦可以作为一个人整个物质身体的代表。个人的物质身体与天地宇宙方面有着不可分离,息息相关的互通境界。这不只是宗教性的,而是一种大自然本然具有的境界。通过手印活动,就将这种境界显现出来。其实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一双手,一切事物,都是手的创造及运作。手与人的生存、生命、生活都是一个整体,宗教活动只是突显了其中的部份。